欢迎光临开博体育网站!开博体育简介 | 联系我们

开博体育工厂-专业生产加工、定做各种金属工艺品

国内金属工艺品加工专业厂家
全国服务电话 全国服务电话 400-123-4567
开博资讯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 0000 000

邮箱:admin@tongyoupi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天府金彭•博物志 从一尊尊青铜器看宋代的仿古之风
发布时间:2023-12-17 12:00 来源:网络

  仿古之风自古就有之,这样的“好古”之风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件好事,历朝历代均有仿古和寻古的现象,其中尤以宋代为甚。

  四川地区历年已出土了20余批宋代青铜器,但多数器形简单,素面无纹。而1996年彭州出土的宋代青铜器窖藏,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都可以看出这批青铜器多仿商周青铜器风格,有精美的纹饰,部分还有铭文,属典型的仿古青铜礼仪用器。

天府金彭•博物志从一尊尊青铜器看宋代的仿古之风

  这批器物经考古人员仔细清理与复原,共有70余件珍贵文物。有琮、鼎、甗、壶、瓶等,且多为典型的仿古器,年代为南宋时期。这些器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仿三代青铜器,而是宋人以自己的理解加以仿制。这批青铜器可以作为宋代仿古青铜器的标型器,对研究宋代的复古思想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当历史以文物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会再次思考人与物、人与城、物与城之间构成怎样的关联?每一代人通过考古得到的认知都在不断变化,就像考古剥去地层一样,一层一层地,离历史一步步靠近。

  于是,我们在彭州市博物馆看到了一些以先秦青铜器为模仿对象的仿古器皿。这些青铜器多采用夹层技法和凸花工艺,灵活运用仿古纹样与仿生纹样,使器物更加端庄典雅,给人以浑厚凝重的感觉。

  1996年在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的宋代铜琮,高22.4厘米,直径5.5厘米。该器整体呈长方柱形,两端有凸出的圆形“射”,均封口。外壁四面正中有一纵向凹槽,其内饰为简化的龙纹。

  琮在先秦时期是一种用于祭祀朝飨的重要礼玉,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商周。本器的形制仿自先秦的玉琮,纹饰则取材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宋代多将玉琮当做珍稀古董收藏,并制作仿制品,作为祭祀或陈设用器。南宋曾出现一种模仿玉琮制造的“琮式瓶”,但铜琮目前仅见于彭州窖藏。

  1996年在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的宋代铜尊,高13.3厘米,是古代人盛酒、祭祀的用具。该器原本是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现仅存上半部分,也就是商周时期“三段式”尊从器口到肩部以上的一段。

  彭州出土的此款宋代铜尊形制、花纹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宣和三年(1121)山尊极其相似。经对比可发现,纹饰的细节几乎一模一样,仅颈部龙纹的排列方向与宣和山尊相反。可见,本器是以宣和山尊为“母本”来模仿制作的。

  1996年在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的宋代(960—1279)三足铜壶,高66厘米,口径14.8厘米,现藏于彭州市博物馆。

  该器造型奇特,壶的形制与宋代其他质地器物较相似,而三足则由青铜器中的鼎、鬲类移植而来。纹饰中的兽面纹、鸟纹、云雷纹等应该是取材于青铜器,而窗棂纹、水波纹则受到金银器和瓷器的影响。整体由两个可拆分的部分组成是本器的又一特点,拆分开来的下半部分还可以当做“鼎”来使用。因此,本器可以作为宋代仿古风尚与当时流行工艺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器。

  1996年在彭州市天府大道出土的宋代(960—1279)铜甗,高76.7厘米,口径32.8厘米,鬲腰径24.4厘米,现藏于彭州市博物馆。

  甗是商周时期流行的炊煮器。宋代古器图录中收录的为数不少,但以前在仿古铜器中还没有见过这种器类。本器体形庞大,显然不用于日常陈设,而是祭祀用器;但它已经丧失了实用功能,完全成了一件“摆设”。

  在宋代著录的铜器中,与本器最为接近的是吕大临《考古图》卷二收录的“圆篆”,它可能就是本器仿照的“母本”。但本器的纹饰与“圆篆”全然不同,兽面纹、鸟纹、云雷纹等是将商周青铜器纹样加以改造而成,乳钉纹虽多见于商末周初,但在这类器物上从未出现过,显然是从其他器类移植而来的。

  该器通高44.6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18.1厘米。1996年彭州市天府大道青铜器窖藏出土,于彭州市博物馆藏。

  铜壶由两部分组成,颈部与肩部可拆分。直口,唇部增厚,长颈,阔肩,圆鼓腹,圈足。口沿下饰一周云气纹。颈下部饰一周纹饰带,腹部饰两个对称的舌形扉棱,腹部纹饰带与扉棱等宽,主题纹样为四个兽面纹,其中两个以扉棱为对称轴,鼻、眼、眉、耳分离。圈足中部饰有一周变形蝉纹,尖部向下。

  本器形制类似于宋代其他质地器物,纹饰则多取自商周青铜器纹样。采用“分体式”结构,可能是更方便铸造。

  铜瓶高31.8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11.3厘米,1996年彭州市天府大道青铜器窖藏出土,于彭州市博物馆藏。

  该器直口,方唇,长直颈,溜肩,圆鼓腹;腹部以下似碗,器底接近圈足底部,因此可称为“假圈足”。口沿下饰两周凸弦纹、颈中部饰多道弦纹。腹部纹饰分两层:上层看似卷云纹,实际上可能是由商周青铜器上的窃曲纹变化而来;下层为一周三角形的变形蝉纹,尖部向下,末端有小圆圈。圈足外饰多道弦纹。

  本器造型类似于宋代其他质地的同类器物,纹饰多取自商周青铜器纹样并加以变形。

  铜甑高21.2厘米,口径23.8厘米,底径13.2厘米,1996年彭州市天府大道青铜器窖藏出土,于彭州市博物馆藏。

  该器敞口,方唇,束颈,肩部外鼓,腹部斜内收,底残。颈部饰两组弦纹,其间为一周圆形乳钉纹。肩部饰一周(8组)“回”形纹样,似为某种夔龙纹的变体。腹下部饰一周(6组)横“S”形纹样,应为窃曲纹的变体。

  本器原定名为“尊”,实际上应该是一件甗的“甑”部。其口沿、开博体育束颈和鼓出的圆肩部和《考古图》卷二所收“圆篆”相似,但没有附耳。开博体育可见《考古图》是彭州铜器制造者参考的重要依据,多件器物上都留有此图的痕迹。

  该三足铜盘高7.6厘米,口径25.9厘米,1996年彭州市天府大道青铜器窖藏出土,于彭州市博物馆藏。

  该器尖唇,平折沿较宽,腹壁直,平底,腹外侧接三兽蹄形足。腹外侧饰一周不规则的纹样,似由窃曲纹变化而来。内底有一周凸弦纹。

  盘流行于先秦至汉代,是一种用于盥洗的水器,多跟匜配合使用。三足盘见于东周至汉代,数量并不多。在宋代古器图录中,没有见到与本器形制接近的器物,也可能是宋代匠师比照实物直接仿造的。